2006

高品質產品&台灣製襪認證標章帶領台灣織襪產業迎向未來

近年來隨著產業結構的改變及全球紡織品配額的取消,台灣織襪產業面臨了內外經濟環境的激列競爭,為因應產業的趨勢變遷,織襪廠商已在經營策略、流行管理、產品區隔、員工訓練上進行調整與改變,並結合高科技研發的新纖維,開發高值化、具功能性、機能性及醫療保健方面的各類襪品、護具及無縫內衣褲等產品。展望未來,面對微利時代,業主仍應致力於持續降低成本,開發新產品,提供消費者更多的產品選擇及更好的服務。 為提升台灣織襪精品及建立品質保證, 本會於 95年5月16日 取得經濟部智慧財產局核發之「台灣製襪認證標章」註冊証, 請支持共同商標識別體系,一起推動「台灣製襪認證標章」。

1982以後

織襪王國在社頭

彰化縣社頭鄉是台灣織襪工業發展50年來的大本營, 根據統計資料 (2006) 顯示,此地織襪廠商 家數 便佔 便 全國總數的75%!可說是織襪產業生產區,包括男女用襪子、童襪、褲襪、流行網襪、醫療機能襪、專業襪、甚至洋娃娃的襪子,都可以在社頭找到。全台灣,甚至全世界數大多數人的腳下,都可能踏的是來自社頭人手下綿密織出的高品質襪子。

1978-1981

北台灣襪廠的南移聚集,形成「社頭織襪聚落產業」

民國70年後,隨著國內產業市場變動與北部經濟環境快速成長、工資高漲、土地成本上揚等因素,陸續有北台灣的大襪廠南移到社頭設廠。這些襪廠南移很大的原因就是為了利用社頭當地發展的織襪衛星工廠及相對廉價的邊際勞力,也就是透過外包制度降低成本,提高競爭力。整體而言,隨著織襪廠商不斷的地理聚集,使得社頭在台灣形成織襪專業生產區。

1952-1977

曾氏、魏氏家族帶動台灣褲襪工業發展

50年代末期,在彰化伸港鄉有曾氏家族、社頭鄉有魏氏家族,投資自日本引進褲襪製造技術,開始從事尼龍絲襪、褲襪的生產。相對於一般的短襪,褲襪機台設備成本更高昂、技術製程更複雜,當時曾氏與魏氏家族各投入高額成本,成立一貫作業工廠(假撚→編織→車縫(腳底車縫和褲檔車縫)→染色→烘乾→定型→包裝)生產褲襪,成為繼蕭氏集團大同實業後,在彰化地區最大的襪廠。爾後,陸續有該兩大家族的廠內員工習得該項技術自行創業,使得日後中小型褲襪工廠應運而生。當時各襪廠的分佈地區以台北縣、桃園縣、彰化縣較多。

1952-1977

家家都是董事長—大型襪廠關閉,眾多中小型襪廠興起

在鄭氏父子引進織襪業後,居民也因應政府紡織政策的優惠,一一投入了織襪產業,民國41年時,社頭鄉內就有39家襪廠成立,不過當時都是手工經營,規模並不大。直到蕭氏集團(蕭柏舟、蕭柏煌、蕭柏楠、蕭柏潔四兄弟)創立之紡織工廠—「大同實業」,才將織襪業帶進自動生產的領域。
大同實業在民國45年左右由棉襪改為開始生產尼龍伸縮絲,業務量也隨之大增,進而投入大量資金,引進大量半自動和全自動織襪機台,從原料到成品全部流程都一貫作業在場內進行,員工高達兩三千人,可說是社頭當時規模最大的織襪工廠!但民國66年時,因世界石油危機及營運策略錯誤宣告解散。
當時公司解散後,因為當時織襪市場需求量仍大,工廠裡的織襪機台和相關資源便被員工買下,希望繼續從事織襪生產。然而,對於員工而言,礙於資金龐大無法進行一貫作業,卻又希望自行創業,於是利用本身的技術及機台投入襪業生產,為降低生產成本而透過「分工合作」的外包制度就此形成。此外,民國50-60年代政府提倡「家庭即工廠」政策,使得一般家庭也可申請重電,更助於鄉民加入織襪行業,這也是「社頭家家都是董事長」的原因。

1944-1950

1944-1950 社頭第一家!—「勝利織襪廠」

織襪工業發展的起始點,據說是二次大戰後由大陸上海回至新竹的鄭學,為躲避美軍空襲,帶著早期手搖式織襪機疏散至社頭鄉,並在清水岩路一帶落戶營業,設立了第一家織襪廠「勝利織襪廠」,員工多達百人,在光復初年算是規模非常大的工廠。加上因手搖式織襪機生產速度慢,產量供不應求,鄭氏父子擴大經營與推廣製襪技術,也帶動鄉民投入製襪的行列,幾年間,將原本以農業為主的社頭鄉,改變為以織襪為大宗、農業為副的產業型態,全盛時期,全鄉8000戶中,幾乎1500戶從事織襪相關產業,為社頭帶來不少財富。